当前播放

基于HLS格式的互动直播技术实现超越RTMP的低延时

分享者: 沈悦时/Twitch/Principal Research Engineer

沈悦时,Principal Research Engineer,Twitch(亚马逊集团)沈悦时博士在亚马逊的全资子公司Twitch担任Principal Research Engineer。他带领的研发团队负责Twitch核心视频技术的研发,职责涵盖直播视频转码、ABR播放算法、多平台播放兼容性、画面质量、时延等。沈博士同时是AOM(Alliance of Open media)视频编码协议AV1中SWITCH_FRAME的发明者,他发表、申请超过15项技术专利。在加入Twitch之前,沈博士分别就职、服务于多个数字电视设备公司(GD Mediware,Ambarella,Harmonic, Ericsson TV)以及开创云游戏产业的初创企业OnLive。在这些公司,他主导、参与开发多个广泛应用的H.264编码、转码、非线性编辑和实时广告插播产品,以及在公共互联网上超低时延视频传输的云游戏核心技术。

视频介绍

主播和观众之间的实时交流是互联网互动直播有别于传统电视的新功能。为实现双方对话的顺畅,端到端(即主播端发出画面到播放端显示画面)的延时目标一般应小于5秒。同时,在不牺牲服务质量(例如卡顿率、画面清晰度)的前提下,越低的延时能带来越好的互动性用户体验。 为保证上述小于5秒的低延时,Twitch在2011年成立之初曾采用RTMP格式来推流。然而随着同时在线观众达到一定规模,有状态的推流技术逐渐暴露出它高CPU占用率、低可扩展性的缺点,从而成为平台继续发展的最大技术瓶颈。在这种情况下,Twitch于2013年开始从RTMP切换到HLS。HLS的无状态拉流和ABR特性使得网站在用户规模和体验两方面都取得大幅度提升,但另一方面也把端到端的延时扩大到10秒。 为达成可扩展性、服务质量、互动性的三赢,Twitch团队研发了仍然基于HLS格式的低延时直播技术。新技术利用了HTTP 1.1的Chunked Transfer Encoding机制,并在直播分发路径从转码到播放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架构和软件的升级。Twitch的低延时功能自2018年5月初正式向所有主播开放以来,实现了3.7秒的中位数延时。对于很多网络状况良好的用户,延时甚至能小于2秒。Twitch的用户社区对这种超越RTMP的低延时表现给予了巨大的正面反馈,与此同时,根据我们的实际数据,低延时并不对容量、卡顿率等其他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还可输入800
全部评论
课程推荐

轻松掌握WebAssembly视频播放器

紧抓多媒体生态趋势,将浏览器、WebAssembly和Rust等热点结合;熟知播放器工作原理,为实现商业化H.264/H.265播放器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包含图文、代码、视频,降低学习门槛; 李超精准讲解,及时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