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外卷”

LiveVideoStack 2022年3月23日

编者按: 教育“双减”、内卷加剧、疫情反弹、地缘政治风云突变、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巨头裁员降薪……这些不仅是热议的话题,还真切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很多流媒体圈的从业者告诉LiveVideoStack,2022年将比2021年更艰难,焦虑与迷茫的情绪在蔓延。那么,音视频行业的机会在哪里?也许本文能提供一些视角和思路。本文由LiveVideoStack与腾讯云副总裁李郁韬的对话整理而成,在不影响原意的前提下部分内容有所删改。

图片

李郁韬:腾讯云副总裁

文 / 李郁韬

策划、编辑 / LiveVideoStack

LiveVideoStack: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比较关心,你觉得2022年和2021年相比,视频云这个市场是更乐观了,还是更悲观了?

李郁韬: 老实说2022年可能会趋向理性,它不一定是乐观,也不一定是悲观,但大家一定会非常理性地去看视频云这个市场,商业价值和产品技术的方向,到底哪一边更符合市场需要发展的。

不像2021年,可能还处于一个市场比较过热的状态。2020年疫情催生了视频云突发式的增长,2021年有很多新入局的厂商和很多开发者都有非常大的热情。但其实大家并没有思考到疫情退去之后未来该怎么样,我们的投入的商业回报是不是足够的健康和可持续。

所以我觉得2022年一个大的调子应该是大家会回归理性,去做正确的事情和真正有商业回报的事情。

LiveVideoStack:“理性”这个词用得非常好,疫情导致了大家对流媒体视频空前的关注,无论是开发者、企业都会对这个方向加大投入或入局,把这个话题延展下。很多时候我们简单地copy别人做过的事情,更加重了内卷局面?

李郁韬: 我觉得有一些两极分化,确实有一部分板块竞争得特别厉害,比如音视频领域大家最关心的编解码,每出一个新的标准,大家都往里面投入。疫情之后比较火的RTC也是卷的很严重。

除了这些比较明确的领域竞争越来越大,也可以看到好多新的领域,有很多新的厂商和开发者探索,这个板块也是蛮有意思的,它还没有太成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不断地涌现出一些新的厂商和玩家来。

我举几个例子吧,在内容的生产创作端,去年有好多厂商开始做to B剪辑的工具和审片协同的工具。今年有越来越多人也加入到这个赛道,特别是今天视频号、抖音、快手三足鼎立的时候,内容生产这一端的蓬勃发展,未来会催生越来越多内容生产端to B的企业。

另外在音视频这一端还有蛮多创新的场景,包括办公协同、传统领域RTC场景探索的有很多新玩家。比如说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医疗场景,有很多中小厂商开始应用RTC技术做远程问诊和远程多方诊断。

我判断,从长期来看,数字化程度更低的传统领域,对音视频的需求才真正开始萌芽。

医疗是一个例子,还有工业、能源、交通等行业,他们在开始用音视频去做生产智能化和数字化应用。去年腾讯也推出了远程操控的产品。5G和音视频技术的结合可以让这些制造业能够快速地上到云端做处理,这些应用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都不断出现。

LiveVideoStack:非常好。我的判断是,移动互联网这个机会可能留给普通的企业和开发者机会已经非常少了,可能对于巨头来讲还有机会,对于绝大多数玩家而言,短期内to C市场已经趋向饱和了, 反而to B、传统行业更需要新技术的帮助,技术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李郁韬: 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我们自己也思考过,为什么音视频在互联网、在线教育领域会这么火?原因是,音视频作为生产工具,在它的业务流程里边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导致大家的投入程度非常深。

相比之下去看传统行业,它以前的流程和行业工具有很高的门槛和特性,音视频只是它的一个叠加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音视频在它的整个比重里面占比不大。

但是音视频可能会对它原有的流程和工具进一步提升,这就导致原来一直在互联网行业里面的这些厂商,很难在传统领域里做得很深,反而是传统行业的一些供应商自身的IT部门,如果拥抱音视频的技术,就能让它原来的工具和技术体系有进一步的升级。这有点类似几年前讲的“互联网+”和现在又讲的“+互联网”的概念。

LiveVideoStack:听说你们要去做海外,这是出于怎样考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策?这个决策它是短期的行为,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李郁韬: 出海有几个考虑吧,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从市场发展趋势的考虑,我们觉得海外的增长和空间都很大,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商业考虑。

中国出海的企业究竟用什么供应商去解决它的云和音视频的服务?以前这些企业可能首选AWS,或者一些海外的音视频供应商,但现在他们的老板们都会多考虑一下,首先会考虑什么呢?

首先考虑我会去哪个海外的市场发展。然后,会考虑至少得有一家中国背景的云厂商作为自己的供应商。

这是一个蛮现实的问题,也加深了我们要跟着这些优秀的企业去到海外发展我们云计算产业的决心,不断地走出去,做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第二,市场规模和增速,我们不断地在跟踪海外市场的发展,看到游戏、在线教育公司向海外发展的势头很猛,又会带动上下游周边产业,比如游戏可能会带来上下游的娱乐直播、游戏直播业务。像内容产业,可能也会随着出海的企业变多,也出现高速增长趋势。从数据看,不管是游戏的营收,还是音视频使用的带宽和用户数,海外的增速都是非常快的。

从人口规模和数字化转型潜力来看,海外的基数也很大,基于这两个考虑,我们也把海外业务、出海作为一个大的战略选择。

再回到我们自身的一些考量上,我觉得腾讯的业务在海外的市场最有可能拿到全球比较领先的位置,因为腾讯的业务多元化,既有游戏,又有内容。同时有云计算,以及一些传统行业硬核的能力来解决产业科技升级。

我们还有很多AI的能力、大数据的能力、安全的能力,所有这些东西都聚集在一起后,有可能诞生出一个综合的服务方式,去参与到国际化市场中去,这是我这半年多,对海外市场的一些思考。

LiveVideoStack:腾讯手里头有不错的牌,你的视角非常特别。我看到很多企业判断出海比较凶险,但通过你这么一讲,反而对腾讯是一个好机会。要出海,腾讯会是自己来做吗?还是说通过渠道商或者通过其他团队来落地服务?

李郁韬: 腾讯自己做会居多,但各个市场可能有它特殊的情况,我们肯定也会建立每个区域的合作生态,来帮助我们加快去做海外市场。

从腾讯整个集团战略来看,腾讯海外游戏发展得很快,云计算作为底层支撑自研的游戏和第三方工作室的这些基础设施肯定也是被需要的。

其次,腾讯在海外有很多投后的企业,它们也需要用云,腾讯自己下场去做云这件事情,本身是非常合理的。

LiveVideoStack:抛开商业和产品,你们有没有去做一些技术上更深度的预研,这些技术可能会对未来的产品带来一些潜在的商业机会?对我们整个的商业产品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李郁韬: 以前讲的比较多的今天就不展开了,讲几个稍微新一点的。

腾讯一直在讲的全真互联,其实要回到如何实现全真和如何实现互联的技术和如何让数字技术发挥现实价值上。拿全真来讲,现在有好几种技术路线帮助我们在虚拟世界构建仿真的现实世界,这块腾讯投了挺多精力,多个方案都并行在做。

一种方案是通过点云的技术,把空间的点采集到,再用点云去还原成3D的一个虚拟模型,包括使用空间渲染的方法。打个比方,点云比较像传统的采集、转码、渲染和展现的这个流程,应该属于经典意义上的音视频编解码的技术领域。我们在点云的投入蛮大的,一直有一个实验室在做,而且它在很多线下的展厅,还有公司的一些接待的展厅都有一些案例在交付了。

还有公司用点云做一些跟政务相关的项目,实现比较真实的场景和空间的还原,这里面的难点是点云压缩的算法怎么做得足够高效,以及还原时3D建模的算法怎么更高效。最后,怎么摆脱前端的数据采集,以前必须要通过专业的激光相机采集点云数据,未来可能用一个手机去拍摄多张的照片,通过算法拼接形成一个模拟点云,再模拟3D还原的一个场景的数据,这是一个比较硬核的技术线,需要比较长时间去做。

第二个技术路线就是游戏。我举个例子,3D QQ秀,可以理解为它就是用UE的引擎,通过游戏的方式去还原一个现实的场景。

这个技术方案的好处是足够灵活,它可以不断地去用模拟的方式还原我们真实世界里面任何的场景,哪怕是你可能拍摄不到,或者你想象的一个古代场景。

但它制约的因素还是蛮明显的,它对于设计师还有渲染算力的要求是蛮重的,因为它必须要实时渲染场景,并给到用户去进行交互。今天所谓元宇宙里的好多场景在基于这条技术路线。

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以上两种技术路线未来有没有可能形成一个融合的方式?比如有一个大的场景,用点云还原了一些真实的情况,应用UE的技术再还原一些更好的特效或者更多互动的场景,变得更加像数字孪生的虚拟世界,这两个技术路线以及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觉得是未来整个全真互联一个蛮硬核的技术路线。

LiveVideoStack:我们都知道腾讯做产品蛮强的,你们是怎么来把商业机会或客户需求通过技术变成产品的?你们怎么评估一个场景,一个需求它能不能成为一个产品,能不能商业化,能不能产品化,变成解决方案,这是怎么判断的?

李郁韬: 在腾讯内部, to C跟to B也不太一样。to C更多还是靠经典产品经理自己的素质和他自己知识体系的丰富度,让他能有足够的判断,去决定到底微信应该做成什么样,QQ应该做成什么样,这是腾讯特色。

to B我们内部在尝试构建一些方法论和体系,基本套路还是会参考to C,所有的需求来源一定是用户和客户,他们平常使用的东西究竟有哪些满足的不好,或者他们潜在的需求怎么能让它的业务变得更好,有更多的收入,降低更多的成本。

我们一定会从这么一个或者两个比较务实的对用户产生价值的指标出发,来构建我们做什么方向的产品。把方向定了之后,我们会采取一系列的市场调研,问卷,找我们身边有类似需求的人,看他们平常究竟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有了这些初步的判断之后,我们会形成一些内部的提炼,再去构想原型设计,拿一些最小的demo去跟客户验证,如果验证OK,再去投入一些资源做初步的产品化。有一些用户之后,我们才会考虑进一步去做商业化。

LiveVideoStack:所以,也没有什么黑科技,就是一点点的打磨。

李郁韬: 核心是一点一点去做,这个是企业文化造就的。

再举个例子,视频云去年推出了视立方RT-Cube™,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东西呢?主要是基于对存量客户的洞察,早期我们重点拓展的直播场景,其中移动直播推流SDK的客户体量是比较大的。

同时,我们又在做TRTC——实时音视频SDK。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两个SDK会越做越趋同,原因就在于推流的SDK也可以实现多路的拉流。

实现多路推拉,事实上就变成了一个实时音视频的场景,受限于RTMP的协议,质量不一定能做得特别好,与TRTC形成了很尴尬的局面——TRTC可能通话的时候质量很好,但它的成本相对较高,用户使用门槛也相对高,因为它有房间概念,有RTC技术协议的概念。

RTMP大家理解的门槛比较低,它就一个地址,既可以推,也可以拉,实现起来也相对容易。但RTMP做扩展比较麻烦,比如我要做300人房间,RTMP就不太容易搞得定了。

那我们怎么同时满足这两波用户需求呢?这困扰了我们三、四个月,经过团队的思考和讨论后,觉得应该推出一个对用户更友好的一体化SDK,用户不用关心自己到底是做直播的推拉流,还是做RTC的实时音视频,一套接口解决两个问题,把这些问题都屏蔽在底层的技术实现。

一体化SDK推出之后,不用做太多教育,直播推拉流的客户天然就会用这样的产品,因为对他来讲质量变好了。那对于TRTC的用户天然也会用,因为它如果只做双人连麦的直播,RT-Cube™的接口就显然比TRTC要容易和方便的。

后来,我们的竞品也跟进了这种接口的设计和方案,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基本断定这个产品应该是能成(功),因为大家都往这个方向做了。

LiveVideoStack:这就引出来很有意思的话题,现在抢客户很凶。但是不排除有大家一起合作的机会,减少壁垒和重复的工作,让行业更加健康。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郁韬: 我自己相对悲观,因为(视频云服务)确实同质化太严重了,你说谁要提一个标准,让别家来适配,这不太现实。但在上下游之间,产生协同的机会更大。

未来大家会发现有一些场景卷不动了,会主动地选择性退出,比如RTC。我觉得在这里某一领域竞争变少了之后,反而会促使退出者聚焦去做另外的领域,如果他们做的领域跟RTC刚好形成上下游的协同,那这个合作就会变得自然。

否则的话,都在一个赛道里面,你挤我,我挤你,挺难去形成一个良性的协同了。不要说在行业里面,就算在一个公司里面,两个人做类似的事情其实也挺难协同的。

LiveVideoStack:这也是为什么你们想主动往海外走的原因,国内确实会比较辛苦。

李郁韬: 不过海外也有类似问题,但海外的竞争生态比国内要好一些。

其实我们看了一下几家海外公有云厂商的云市场,开放程度是比国内要好很多的,它允许与它有竞争的厂商在市场里提供类似的服务,在海外更容易形成这种比较良性的竞争吧。

LiveVideoStack:从长远来看的话,云计算终极目标是把资源、技术复用,把边际成本降到足够低,因此像阿里、腾讯这样提供提供全品类、综合服务的平台更可能是最终的赢家。仅提供某一个品类或层次的平台很难走得长远吧?

李郁韬: 单一产品有优势也有一定的劣势。关键在于在单一赛道里面可以砸资源做得足够深,这个是综合厂商很难做到的,综合厂商要兼顾很多产品线去做均衡的投入。另外,单一产品的销售端更容易集中力量,像腾讯的销售体系,什么都卖,所以(单一产品平台)是有竞争优势的。

我再共享另外一个视角,我们可以设想下:如果未来有一天真的是能实现全真互联,或者元宇宙,一定是重资源、重服务端计算的。

此时,公有云厂商的优势的确非常明显。RTC业务会逐渐管道化,因为传输和资源、计算无关。

但这个也造成RTC业务的门槛不会有资源型的供应商那么高,如果说未来真的全真互联实现的话,在云端GPU的算力,实时渲染计算平台,以及在上面构建深度定制的UE游戏引擎,这些都将成为一个大厂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LiveVideoStack:最后,还有什么信息可以共享的?

李郁韬: 预告一下,今年我们在海外应该还会推出不少的产品,可能还不局限于音视频的板块,我们会在更多领域做一些前沿的布局,未来腾讯在海外的竞争优势会逐渐体现出来,可能不仅是一个音视频服务那么简单,可能给客户一体化的、云和边缘计算服务。

LiveVideoStack:谢谢。

李郁韬: 谢谢。

还可输入800
全部评论
作者介绍

LiveVideoStack

音视频技术社区

文章

粉丝

视频

阅读排行
  • 2周
  • 4周
  • 16周